回到西安火車站取了行李後,先到網路上有人推薦的「七賢莊」青年旅舍找住宿,這家青年旅舍離火車站只要十幾分鐘路程,是座傳統的四合院建築,裡面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,環境雅致(上圖),看了很喜歡也就住下來了。
 


鐘樓:位於西安市中心,大部分市區公交車都會經過這裡,所以車水馬龍...
鐘樓和鼓樓的参觀套票40RMB,因為西安現在也在開挖地鐵,空氣渾濁,
我想買票上去参觀也看不到什麼好風景,就沒進去了


鼓樓:位於鐘樓西邊,和鐘樓一樣都是始建於明太祖時期的古代建築,也分別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鐘樓和鼓樓
 


回民街位於鼓樓旁,街區內為仿古明清建築風格,乍看與中國其他地區的仿古街道沒太大差異,不過深入老街後,密集的牛羊肉泡饃、燒烤、清真食攤,濃濃的異族風情,再再印證了這個千年古都在西北的重要地理歷史地位。


 

牛羊肉泡饃是西安最著名的小吃之一,也是當地最普遍的主食,走進回民街馬上就看到一家老字號的泡饃店,因為位於街口,擠滿了觀光客,而且之前在洛陽吃過泡饃了,深知泡饃是很佔胃的,想說一碗吃下去,也就沒能力再吃其他美食了,所以沒進去吃;不過店家前擺放的炒涼粉倒是深深的吸引了我,馬上打包了一份(3RMB)來嚐嚐,熱騰騰的還蠻好吃的,只是吃起來沒有想像中的辣,對於愛吃辣食的我而言有點失望:


 

牛羊肉泡饃的是由香料和牛羊肉熬煮的熱湯中加入掰開的饃(一種麵餅),味道鮮美,具有暖胃的功能; 道地吃法應該是一邊掰饃、一邊將掰開的饃放入湯中食用,這樣湯汁才能入味,而且不會浸的太軟,同時也可以在掰饃的過程中和朋友敘舊,邊掰邊聊;下圖是今年四月去洛陽吃的牛肉泡饃,看起來雖然只是一碗麵的份量,不過饃吃進去肚子裡後,膨脹的很快,大概吃了半碗就很飽了...


 

西安另一種著名小吃是代表中華美食的餃子和灌湯包,回民街上的老字號也很多,如「賈三灌湯包」等,我想大街上裝潢氣派的名店,其了價錢高檔外,口味未必名符其實,所以彎進去西羊市(回坊裡的一條小巷子,可以吃到更平價的道地美食), 在「老海記灌湯包」吃了灌湯包和湯圓醪糟:


剛蒸好的灌湯包,皮薄餡多(一籠7RMB)


湯圓醪糟(4RMB):酒釀在北方稱作醪糟,這裡的醪糟很香,不會太酸
 

喜歡甜食的我在回民街也吃了不少糕點:


黃桂柿子餅:有多種內餡口味,蠻香的,不過因為炸過所以有點油...


鏡糕:江米磨成粉以後以特製小蒸籠蒸好,淋上糖漿和糖粉、芝麻、花生粉,吃起來有點像在台灣吃的狀元糕


甑糕:用江米和紅棗做成的,西羊市上有一家生意很好的「東南亞甑糕」店
 

回民街另外一項特產是臘牛羊肉,這家位於西羊市的店鋪門口大排長籠,而且大多是當地居民,想必是有口皆碑...但我實在吃不下那麼多東西了,就沒去買了,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嚐嚐:


 

最後來介紹一下西北的兩樣水果,雖然在蘇州都吃過了,不過在西安待了幾天吃的都是牛羊肉和面食糕點,營養實在有些不均衡,在這裡也買了不少水果來吃:


西北的生棗是紅綠皮色的,個人還是覺得我們台灣的綠皮棗子比較好吃,水份比較多...


石榴是台灣比較少見的水果,酸酸甜甜的,營養成分很高,
不過吃的時候很累,要把籽一顆顆吐出來,有點像吃零食的感覺...
古代人說拜倒在石榴裙下,指的就是當時婦女喜歡用石榴當染料,在裙襬染上紅色的圖案
 


從北院門走到西羊市,再彎入化覺巷,觀光客變少了,在地市井市集的味道越來越濃厚,巷子裡一座大院門口寫著「清真大寺」,我也就順道進去参觀(門票25RMB),這是一座融合了中國宮殿建築外觀和伊斯蘭教圖藻的歷史建築,飛簷亭樓、雕樑畫棟,牌匾石碑上書寫的卻是伊斯蘭文,讓人深深的領會西安在民族交流及融合上的特殊風貌:


一進門就是一座斗拱重疊木牌樓


二進院中有兩座珍貴的雕龍牌樓,上面有米芾「道法參天地」和董其昌「敕賜禮拜寺」題字


省心樓:為一座三層層八角攢頂木構亭樓


這裡是沐浴室,教徒做禮拜前要先沐浴


連結和區分各院進的是佈滿花紋和伊斯蘭字、上覆琉璃瓦的磚雕門


大殿前是中國庭院式建築,中間有一座形似鳳凰展翅之鳳凰亭


大殿前的石門上的火焰標誌,不知算不算伊斯蘭風格...


過了石門後就是清真大寺的大殿了,雖然還是中國式建築,但匾額和明柱上題的都是伊斯蘭文
這時候接近傍晚,教徒們魚貫進入禮拜,我們這些異教徒是不能入內参觀的

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ydiain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